质量控制计划-原材料
1.目的
外协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确保不合格品不投入加工。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指导外购原材料和客户提供的材料的检验和试验。
3.责任
3.1生产部质量检验员负责外购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判断和验证。
3.2生产部技术工程师负责制定外购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和规范。
3.3采购部负责外协原材料的计划、采购、储存和运输。
4.工作程序
原材料检验和试验的4.1原则。
4.1.1原材料到货后,检验人员应及时检验。
4.1.2检验员应检查产品合格证、标签和包装等。按国家标准或双方约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的4.2处理
4.2.1对于合格的产品,检验员应在试验记录表的 “结论” 栏中填写相关结论。
4.2.2对于不合格产品,质量保证部门应给出产品检验报告
不合格的产品。一份供供应商作为退货凭证; 一份供采购部放入供应商的质量档案。
不合格外协产品的4.3处置
4.3.1因产品不合格与供方产生质量异议,由采购部负责与供方的谈判,质保部、技术部参与相关工作。
4.3.2处理程序:
质量保证部门有义务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估,并要求供应商换货或返厂检验。
连续三次出现不合格时,采购部应以文件形式通知分包商,并要求采取纠正措施。如纠正不合格,则取消供方资格,暂停或停止供货。
4.3.3未经检验或无检验合格证的产品不得入库。
质量控制计划-生产
1.目的
确定和规划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和服务过程并使之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控制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确保生产计划的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能力来提高公司设备设施的利用率,保证客户订购产品的及时交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 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实施、调整、进度跟踪和生产物料准备控制。
3.责任
3.1生产部技术工程师负责产品的研发和图纸的设计、相关工艺技术文件的制定、研发作业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2销售部门接收销售订单,组织订单评审和发货安排,并将确认后的订单发送给行政部。
3.3生产部负责 “生产计划” 的生产、发放和生产进度跟踪,配合采购部制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
行政部3.4仓库人员根据领料单的要求发放物资,支持生产。
3.5生产部负责生产工艺安排和生产现场管理。
4.工作程序
生产运行4.1控制计划
4.1.1明确顾客要求: 销售部审核产品要求后,在 “合同清单” 中填写顾客要求,并加盖审核通过的印章,传递给生产部。技术人员应以此为工艺要求的依据。
4.2生产部根据销售订单制定 “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需要考虑的因素:
1) 确定生产日期: 根据订单要求的交货日期确定每批货物的完成期限;
2) 确定生产人员: 根据技术部人员情况,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3) 落实采购物资特别是特殊物资的供应情况;
4) 生产部门生产工作量的平衡。
5) 生产计划调整: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重新调整生产计划:
i.客户增加、减少或取消订单生产;
二。原料和设备不能与生产相匹配;
三。由于工艺变更等因素导致计划无法实施;
四.由于其他不可预见的事件需要更改计划;
五、生产计划发生变化时,生产计划员应及时更新生产计划,并将计划变更情况通知相关部门。
对于因客户急需而产生的订单,销售部、生产部、行政部等部门可在订单评审阶段协调调整或更换生产计划,仓库提前备料。
生产计划的4.3执行
1) 相关部门收到 “生产计划” 后,做好相关生产准备工作;
2) 库管员负责采购、收货,备料生产;
3) 生产部按计划安排生产,控制生产进度;
4) 质检员做好原材料检测和生产控制的准备工作。
4.4生产进度控制
生产线投料后,行政部根据以下内容随时掌握生产线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进度。如果生产进度延迟,应督促相关部门确保计划的及时完成。
1) 行政部根据生产部 “日报表”,了解生产进度是否偏离生产计划,并不定期到现场参观生产实习;
2) 行政部应根据情况分析现状,确保进度与计划一致;
3) 根据发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对生产状况进行评价;
4) 对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相关部门需整改并指定责任人。出现材料短缺或材料问题时,由行政部与采购部、质检部协商解决;
5) 要在规定时间内了解产品是否按计划入库,产品质量检验是否合格。如果产品不能按时入库,应追查原因并予以解决。
4.5销售和服务
1) 销售部按照与客户确认的交货期发货。
2) 交货: 销售部负责采取措施,确保产品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达到要求。
联系我们